- Home
- Student Activities
- Activity Highlights
- 活动回顾 | 微光公益马来西亚槟城高渊培德华文小学义教
01 课程内容
Kelly老师
课程名称: 想象力开发绘画及表达
课程内容:
这门课要求同学们思考一些半开放性问题,并在小组讨论后上台演讲,进行自我介绍及自我表达,再根据表达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绘画。
第一节课要求同学们画出自我想象中的自己,目的是让同学们达到进一步的自我认知,其次是提高同学们的华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第二节课教给同学们如何进行发散性绘画,让同学们了解到绘画的乐趣。当下是一个日渐注重自我表达和尊重自我的时代,这门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同学们学会寻找自我,并通过绘画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
张一帆
课程名称: 人际关系心理课堂
课程内容:
运用简单专业的青少年发展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用辩论赛、情绪猜谜、角色扮演、创意面具等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讨论思考,模拟社会各种人际关系。
一共开设四个主题:认识人际关系、朋友关系、男女关系、亲子关系。用辩论赛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中的合作、竞争、冲突、和解;用情绪猜谜让学生学会分辨周围人的情绪,提高相处技巧;用角色扮演让学生明白性别差异、分工、早恋和爱情;用创意面具绘画自己理想中父母的样子和抒发自己对亲子关系的理解。
这四天的课程虽短,但容量很大,能够鼓励基本上每一位学生参与,并在结课时留下自己喜欢的面具作品。希望这一系列课程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人际关系,与周围人友好相处。

小老师认真授课
陈梦淇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之古代娱乐方式
课程内容:
列举部分朝代较为盛行的娱乐项目(如读书、绘画、投壶、曲水流觞、蹴鞠、点茶等),并介绍娱乐方式的由来、发展历程、具体玩法以及相关历史人物。例如,在介绍绘画这一类别时,讲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山水、花鸟以及人物三个类别,并逐一介绍主要的绘画风格以及代表作品。
在让学生们尝试画人物画时,学生们也都积极参与,并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古代绘画所选取的事物并非如想象那般高深。在课程中还让学生们体验了投壶以及藏钩这两种游戏,学生们都乐在其中,亲身感受了其中的乐趣。
课程意义:让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历史有更深的了解,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余尔
课程名称:《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课程内容:
1. 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作者、小说人物、精彩片段、历史意义等。
2. 深入讲解西游记的背景知识和“三打白骨精”故事发生的背景,探讨人物性格和特征。
3.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三打白骨精”片段。
4. 同学们分组根据已有的剧本排练“三打白骨精”,并最终在全班面前成功演出。
课程意义:
1. 让同学们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让同学们对于人物分析有了进一步认识、学习和尝试。
3. 训练同学们的表现力,培养自信心,锻炼合作能力。
4. 提升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吕家谊
课程名称:歇后语和对联课程
课程内容:
在本次课程的开始,老师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解答了同学们出于好奇提出的关于老师和中国的各种问题。进入主题后,老师介绍对联的定义和特点,如平仄、对仗和工整,还询问了同学们对对联的了解,并邀请大家分享关于对联的小知识。
随后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对联,解释其含义和构造,并由学生观察、尝试理解对联的特点和运用方法。老师还介绍了一些韵脚和对联中对日常事物的代称。在学生熟悉对联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创作对联。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集思广益,创作出自己的对联,并最终将创作的对联进行展示、欣赏、相互评价。
李好
课程名称:手绘线条的魅力
课程内容:
首先,李好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手绘线条的起源、应用、功能,引导孩子们用美术知识去欣赏不同的作品,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且通过了解丰富多彩的线条组合,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
其次,组织同学们共同参与“你画我猜”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同学们对手绘线条的理解,同学们也踊跃举手,参与感满满。
最后,为同学们提供了插画故事、生活中的物品和可爱熊猫三个不同的创作方向,让同学们用上课学到的知识现场自由创作,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小老师和小朋友们合影
张诗杨
课程名称:自我认知和悦纳
课程内容:
我选择讲这门课,是因为分析探查自己就像你伸出手往海水里捞,无论如何你至少能捧起一汪海水,幸运的话可以收获好看的贝壳,总不会空手而归;而悦纳,则是很多很多人至今都在努力达到的境界。
在课上,我先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闪光点,再同桌互写对方的闪光点,来看看自我评价与他人眼中的自己有何差别。5k班(5年级k班)的孩子们奋笔疾书,有的甚至为同桌写了多达12个优点!不吝赞美的同时还很乐于跟全班分享,每对同桌都骄傲又真诚。
6k班则可能由于年龄稍长,会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个男生说他跟同桌是冤家,我说,即便是冤家也会有值得欣赏或学习的品质,鼓励他们要不试着写写看,说不定了解到对方是如何欣赏自己之后便会发现ta也没那么讨厌了。后来我看这对“冤家”的互评,上面分明写着“开朗、负责任、乐观、会跳舞”等等。
接下来,我从高频出现的品质中挑选了几个写在黑板上,让大家从中挑选5个自己最想拥有的品质,并分享理由。古灵精怪、会安慰人、有耐心、善良和谦虚得票最多,积极发言得票为零。从孩子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很看重给予朋友情绪价值,他们欣赏能安慰、帮助他人的自己或同学。而后,我也让大家思考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并思考这是有待改变的缺点,还是对完美的苛求或社会畸形标准下的产物。
施展
课程名称:植物生命的魅力
课程内容:
施展老师的课围绕植物结构展开,向孩子们介绍了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与功能;带着大家了解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是植物的哪个部分;通过豆芽萌发实验学习如何自制豆芽,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在获得的知识同时收获更多的乐趣,并最终领悟只有通过留心观察、动手实验,才能知道一件事物的真相,发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许多奥秘的道理。
应田甜
课程名称:看见那只黑色的羊---校园欺凌心理透视课
课程内容:
本节课首先通过课前问卷的形式了解孩子们对于校园欺凌的看法与心理状态,再根据调查结果灵活安排授课的内容及深度。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初步学习校园霸凌的定义、元素与形式;模拟感受霸凌者、被霸凌者、围观者心理,以进一步探究霸凌原因与霸凌造成的影响;最后,从旁观者与被欺凌者的角度出发,教导孩子们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做法与心态,并警示孩子们校园欺凌的伤害无法抹去,欺凌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邓欣然
课程名称:探索世界各大洲
课程内容:
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孩子们能更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五六年级的孩子们还没有接触地理课程,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多来自网络和课外书籍。相应的,这门地理课的课程设计也相对简单,并且添加了许多互动环节和照片视频使之更具趣味性。
我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七大洲的分布和形状,去探索每个大洲的特色,从非洲大草原上的“非洲五霸”到南极洲的冰雪天地,从欧洲的著名地标到亚洲的山川地貌。孩子们精心绘制的世界地图和他们在“你画我猜”等等环节的踊跃参与让我感动。在课程的末尾,我们探讨了环境保护相关话题,珊瑚白化、死海消失、热带雨林火灾……许许多多我们熟知的景观正在消亡,孩子们也对此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课程开始前,我以为两小时的课程可能会漫长疲惫,但实际上课时,直至课程结束孩子们和我都仍旧意犹未尽。虽然课程短暂,但期待孩子们从他们画下的地图出发,探索得更多、更远。
02 结营仪式
8月18日早上7:40分,“丹漆随梦”义教闭幕式如期在培德华小的礼堂里举行。在小朋友们震耳欲聋的掌声中,志愿者们穿过人群,走上讲台,静候典礼开始。
首先,高渊培德华文小学的蔡协娟校长对全体成员表示了感谢,也表达了对于两校继续合作的期待。紧接着,小学的家教协会主席杨梓湋先生也表示了对活动圆满举办的祝贺。接下来,三位小朋友代表讲述了自己在这场义教活动中的感受与收获。然后,“丹漆随梦”义教项目组负责人钱前同学为大家解释了“丹漆随梦”的内在含义,也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带队老师李可收集了义教老师们在每个班级留下的特殊故事,并在大屏幕上展示。
最激动人心的就是汇报演出环节了。5C班和5P班经过前一天陈梦淇老师和吕家谊老师的排练后,在全校师生面前演唱《送别》。稚嫩的童声清澈而响亮,大家沉浸其中,感叹杰出的表演,也不禁充满离愁别绪。第二个节目是由张诗杨老师带领6K班和5K班表演的杯子舞《稻香》。很难想象在这样短的时间里,60多位同学能够熟悉旋律与节奏,为大家带来别开生面的演出。
表演完毕之后,家协主席、校董为志愿者们颁发了证书和纪念品,也为参加活动的五六年级同学们颁发了结营证书。伴着泪水与笑容,活动正式进入尾声。

家教协会主席发表感言
03 礼堂活动
分别总是裹挟着感伤的气息,而临别前的游戏中挥洒的汗水更为这段美妙的旅程画上句号。在结营仪式后,我们在高渊培德小学的大礼堂开展了大活动,让六年级的所有学生按照班级分组参与其中。同学们摩拳擦掌,对获得最多的积分以赢取最终奖励势在必得。
活动场地分为八个游戏点:猜谜、乒乓球接力、蒙眼射门(室外)、纸飞机竞赛、你做我猜、连连看、投壶、上下左右看看看。每个游戏点都有义教老师讲解规则、维持秩序和计分。在“游戏开始”的口令下达后,同学们便可寻找离自己班级最近的游戏点。每个班级被分为三组,有的班级还没反应过来,于是一起到同一个游戏点排队;有的班级反应迅速,三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迅速分开,争取同时参与不同的游戏。
猜谜游戏中,同学们或沉思,或争论;猜对了尖叫跳跃,智慧的果实带给了所有人笑脸;猜错了也不气馁,同学之间互相鼓励,继续寻找正确答案。
乒乓球接力惊险刺激,又平稳沉静,因为这里要求同学们快速运球到队员手中,同时也不能将乒乓球中途掉落。有些同学脚步轻快,运球时像平稳的电车,而其他同学哪怕运球不当有所失误,再次运球时也进步飞快。
蒙眼射门游戏设置在火热的室外,但阳光和温度没有干扰参与同学的脚步,而是在他们的汗水上照耀出金色的光辉。转完十圈后,踢球同学明明已经头晕眼花,仍然坚持找球,信念坚定;而他/她的背后,和自己朝夕相处又完全信任的同学此刻成了战友,他们急切的同时也不失镇定,冷静地充当被蒙眼的踢球同学的双眼,为他/她寻找获胜之路。终于,球进了!呼喊爆发了!拥抱绽放了!
“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纸飞机竞赛中,同学们享受童年,制作属于自己的纸飞机,用力放飞。翱翔的弧线是夏日放飞的梦想,飞翔的距离为快乐起航。哪怕有的纸飞机旋转落地,甚至向回程飞去,对于这个年纪的少年们来说,一时的胜负哪里比得上和朋友一起欢笑的快乐。
你做我猜堪称是人类肢体驯化大赏,不知道为何中途动作就出了错,于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越做越变样,越做越滑稽。而最后一位同学哪怕看到极其抽象的动作露出满头问号,也要充分发散思维,竟歪打正着猜对了。而看到初始的演示时,大家都笑作一团。
连连看游戏有一位优秀的场外指导:帮助维持秩序的老师。每一组同学开始之前,她都会叮嘱他们:“不要做复杂的动作!为了让所有人记住动作最好围成一圈!”但同学们一身反骨,宁愿不要太高的分数也要想出搞怪的造型:踢踏舞、单手俯卧撑、大跳比“Good”……快乐自己,为难下一个同学,然后继续这个过程。
投壶是中国古代广受欢迎的游戏,我们将这一古典有趣的游戏带到了马来西亚,也把快乐带给了同学们。他们努力参与,由靠蛮力逐渐调整为靠巧劲儿,而每次有人投入,场内都会爆发一阵欢呼。
上下左右连连看是一个看似简单不用动脑、实则容易出错的游戏。同学们下意识会跟着义教老师的方向动头,但游戏要求他们做相反的方向。于是就出现了开始玩之前信誓旦旦,开始之后被带着跑而懊悔不已的滑稽场面。
时间在同学们的大笑、紧张、叹气、欢呼中悄然而逝,12:15时我们的活动结束了。第一名第二名选出来了,合影留念了,快乐也定格了。许多同学面临游戏的结束意犹未尽,看到义教老师们即将离去更恋恋不舍。相聚时间虽短,情义深重;分别距离虽远,跨越山海。愿同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有缘“一别两宽心,重逢更幸福”。
04 课余生活
萤火虫作为一种环境指示性生物,对于水污染和光污染尤其敏感。这些年随着污染加重,它们的足迹渐渐难寻。在周三课程结束后的傍晚,志愿者们随着一位华人大哥去寻找萤火虫的踪迹。
志愿者们穿过树林,踏上河边的小船,随着夜色渐浓划入河流深处,直到周围一盏灯也没有,只剩下头顶的漫天繁星。这时大哥带着同学们靠岸,沿着河道细细寻找萤火虫的光亮。
在低垂于水面的树梢上,同学们第一次发现了萤火虫。萤火虫们停在树梢枝头,往往成对出现。同学们为了避免打扰萤火虫的活动,都没有打开灯光,而是静悄悄的欣赏着这奇幻的景象。“瞥然飞过银塘面,俯仰浮光几点星”,长长的河道边皆为此景,同学们都沉醉于夜色中流连忘返。
周日,志愿者们跟随学校老师一起前往槟岛的几个著名景点游玩。升旗山(马来语:Bukit Bendera),又名槟榔山,位于槟岛中部,海拔833米,是槟城的最高点。由于过去英国高官的别墅大多数在这里,山下的士兵利用旗语传递重要讯息,升旗山因而得名。义教志愿者们以及培德老师们搭乘缆车直达山顶,在山顶一览槟城的壮丽风景。
升旗山顶也建有许多历史建筑,如传统邮政信箱、升旗山回教堂、印度寺庙、清真寺等等,志愿者们都被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深深吸引。
志愿者们还参观了槟城一座著名的寺庙,槟城极乐寺(马来语:Tokong Kek Lok Si / Kuil Kek Lok Si),全称鹤山极乐禅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为该国乃至东南亚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华人佛寺。该寺名称取自“西方极乐世界”,融合了中国、泰国以及缅甸三种不同建筑风格,其落成标志着汉传佛教伽蓝在南洋的开拓,是汉土与海外华人间的文化纽带。
接下来,义教老师们一起去品尝了当地特色的峇峇娘惹菜,“峇峇娘惹”是郑和下西洋时期华人和当地马来族通婚生下的后裔,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等地,他们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同时也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饮食习惯融入他们的生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
最后,义教老师们去参观了槟城当地的巧克力制作馆,了解了当地的巧克力制作工艺,也参观了槟城独具特色的渔人码头,品尝了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并欣赏了美丽的日落。

槟城极乐寺
网络编辑:沈清宁
2001 Longxiang Boulevard,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86) 0755-8427 3671
osa@cuhk.edu.cn
- Copyright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 202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