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叙茶话会—陈永华教授讲西方古典音乐与西方文化活动回顾

2023.10.17

秋阳融融,金风送爽。OSA秋季师生共叙茶话会活动再次起航。本次茶话会OSA邀请到了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永华教授讲述“西方古典音乐与西方文化”。

 

 

西方古典音乐以其精致、雅致和悦耳的旋律而闻名于世,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西方古典音乐源远流长,在欧洲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巴洛克时期的华彩乐章,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庄重与纯粹,再到浪漫主义时代的激情与情感,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沉淀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从贝多芬,莫扎特到巴赫,布鲁克纳,每位作曲家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而珍贵的音乐遗产。

这次音乐之旅,同学们在陈教授的带领下欣赏了那些以旋律为笔,以音符为字的西方作曲家们的经典之作,品味了其中蕴含的西方文化的卓越魅力。

 

音乐之旅

 

弦参妙理,曲寄幽情

陈教授分享到,不同国家的音乐、语言、都展现出来了不同的风格和形式,俄罗斯的激情奔放,德国的严谨精细,意大利的热情欢乐,法国的优雅细腻。这些西方古典传统音乐曲风深深地反映了各国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精神特质,让听众感受到了强烈的艺术的魅力与情感的共鸣。

教授还强调室内乐(chamber music)在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要地位,是西方家庭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乐演奏多在家庭聚餐之后,由家庭成员共同合奏。这种社交方式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也推动西方的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万物有声,需吾植立

音乐不仅仅是声音和技巧,还是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我们不要把音乐当成一个专业性很高的东西,音乐本质上是通过乐器表达的日常生活。社区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和音乐交流。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氛围也要靠我们自己去营造。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教授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琴师在演奏,一名听众走过来问琴师,你在演奏什么啊,是巍峨的高山还是潺潺的流水?琴师听到后再次拿起琴,把刚才弹的又演奏了一遍,说到,这就是我所演奏的。音乐本身是没有情绪的,是听的人有了情绪,听到的音乐才有了相对应的意义。

 

 

受益匪浅,妙语难忘

此外陈教授还教会我们如何去欣赏古典音乐会,在音乐会开始前可以先看一下节目单,了解这此音乐会共分为几个乐章。演奏时乐章和乐章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隙,但不要在此处鼓掌,应在整曲结束之后再向演奏人员鼓掌致意。

陈教授用他对古典音乐的那份热爱感染着观众,讲到尽兴处,陈教授总会从凳子上站起来配合丰富的肢体动作,哼上一段。陈教授幽默风趣的分享,让这次茶话会笑语连连,现场氛围轻松欢快。

 

 

 

嘉宾介绍

陈永华教授:

 

 

香港管弦乐团首位驻团作曲家,作品有十首交响曲,及超过200首管弦乐,室乐及声乐等。唱片由雨果制作有限公司出版。曾获多个国际及本地奖项,并在超过30 多个国家演出。他被列入「葛洛夫音乐百科全书」在线版。2000年获港府委任为太平绅士。

陈教授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后获英联邦奖学金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音乐硕士及博士衔。

曾为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讲座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及音乐系系主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等。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副院长, 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主席 、香港圣乐团及明仪合唱团音乐总监、香港中乐团及香港儿童合唱团理事,及多个团体的顾问包括中国音乐家协会、竹韵小集等。

 

同学感想

 

兴许是名字里面有“音”这个字,我对音乐有天然的兴趣与热爱。然而从小到大,能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专业音乐人士的机会屈指可数。感谢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系统地接触到西方音乐的演变,同时走进陈教授自己青年时期的求学之路,尤其是当他讲到自己青年时期与朋友周游欧洲,去法国、希腊等地寻找古典音乐留下的痕迹,十分令我心向往之。

——2023级 经管学院 思廷书院 刘音佳

 

 

我本身是对文化方面很感兴趣的人,所以本次讲座的文化介绍让我涨了不少知识,也对音乐方面的一些细节增进了了解。课上播放的古典音乐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重新回忆起了听古典乐的想法。

——2023级 人文社科学院 厚含书院 苏梓瑄

 

师生共叙系列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中,详细信息敬请关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邮件与公众号推送,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期待能与大家共叙秋情,肆意畅聊。

特别鸣谢内山书店提供的场地支持!

 

 

网站编辑:晏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