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气爽 · 观鸟去!
周六的上午的时间应该怎么度过呢?或许有的同学会选择睡懒觉,但是我们观鸟团的同学怀揣着一颗热爱自然的心,选择了早起观鸟去!11月26日,观鸟团的同学们和邹婧教授一起,前往了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我们的观鸟一行。
保护区简介-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地处深圳湾东北岸。茂密的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深圳湾公园,形成沿海岸线长约6公里的“绿色长城”。保护区总面积达368公顷,是我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的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观鸟“森呼吸”
01 走进红树林
“红树怎么不是红色的,外表还各不相同?” 在大巴上,邹婧教授就开始给同学们普及有关红树林的知识。
其实,红树不是一种而是一类植物,根据红树林保育联盟的统计,中国共有红树植物约38种,包括专一性生长在潮间带的真红树植物26种和也能“上岸”在陆地生长的半红树植物12种。
红树科植物的树皮中富含单宁,平时看不出端倪,一旦树皮剥落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氧化成红色,因而这一类植物获得了一个统一的名字——红树。
“ 1994年,如今车流不息的滨海大道规划建设,原计划要从深圳湾东北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穿过。而后在各界专家、市人大代表的介入以及市民的呼声下,滨海大道建设方案最终确定北移200米,绕开了红树林保护区核心区,为此不惜在建设成本上多花一亿元。这 200 米是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红树林的宝贵价值正在被深圳人认识到。” 刚进入保护区,红树林基金会志愿者辣木老师指着滨海大道为我们讲述了这段不远的历史。
02 穿梭树林中
同学们跟着辣木老师和邹教授,踩着木栈道,在红树林间穿梭。银叶树、木榄、海漆;老鼠簕、秋茄;桐花、白骨壤;无瓣海桑、海桑。
最特别的当属“胎生”红树。深圳常见的秋茄(Kandelia obovata)、木榄(Bruguiear gymnorrhiza)就是其中代表。有花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多是在脱离母体植物后再萌发,这是我们最常见并熟悉的植物繁殖方式。胎生的红树植物,在开花、传粉、受精到产生种子这几个阶段还不让人觉得特殊,但是它们的种子,并不需要脱离母体,直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发。种子萌发的时候,下胚轴明显伸长,逐渐突破果皮,形成尖尖长长的“胎生苗”。胎生苗从母体植物吸收营养,逐渐发育成熟,而后下落。幸运的幼苗直插软泥,强大的生根能力会让它们数小时后就长出侧根,然后上端抽出茎叶,新生命就诞生了。有的幼苗不幸被海水冲走,只要能再遇到泥沙,经过数日漂流也许会在另一片海岸生根发芽。
这种种子在母体上发育出胎生苗的方式也被称为“显胎生”,与之相对的“隐胎生”植物,在母体上胚轴不伸出果皮,果实落地后胚轴才显露出来。马鞭草科的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也称白骨壤)、紫金牛科的蜡烛果(Aegiceras comiculatum )等植物就属于这一类。剥开隐胎生植物的果皮,能发现里面已经萌发的种子。
03 观鸟进行时
同学们登上观鸟亭,踏入鱼塘深处;看到了伫立水边的鹬,发现了躲在树叶下的虫,也拍到了害羞的蟹。
观鸟感想
洪韵
听说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特别难约,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在晴朗的秋天漫步森林栈道,我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绿肺”的生命力,这里不止有红树林,还集聚了各种各样的草木,它们在人类保护下自由生长;也有种类丰富的昆虫、鸟类在此自然栖居。邹婧教授热情地为我们讲解沿途生物的奇闻趣事,比如名字由来、生长特点、引进历史,让我一路充满大开眼界的惊喜。最奇妙的是,市中心的绿地和背后的摩天大楼相互映衬,就像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相互保护、相互疗愈。希望以后多多有这类活动!
高群锴
能让我周末还能早起的只有像今天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了。本人曾经在珠海的淇澳岛有前去当地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但是很可惜,因为大暴雨,终究未能一探究竟。今天的这次活动很好的弥补了我当时的遗憾,今天我观测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红树,也看到了我感兴趣的很多以来保护区而生存的小动物们:守株待兔的灰鹭,美丽杀手红嘴蓝鹊,优雅的小白鹭,阳光下镭射的小蝴蝶,还有憨态可掬的招潮蟹……也十分感谢向导和邹婧老师的耐心讲解,生态的保护离不开这些有奉献精神的人们的努力。
赖星
非常感谢港中大(深圳)和邹教授的带队,有幸进去到了非常难预约成功的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去了解红树,去观察秋冬季节栖息在红树林的候鸟们。亲眼看到的动物和植物们远比书本上和网页上的更加生动,大自然的魅力让人在踏入保护区的第一刻就激动不已。在整个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人们能为了保护珍惜鸟类和植物专门建立保护区,也能为了打造生态园模板而砍掉百年大树。人们能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去了解、观察、保护和传播保护自然的理念,也能因建设的需要而将城市版图扩张至影响到其他生物的栖息地。地球并非人类独有,尽管相较于其他生物,人类的力量或许更为强大。但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人类,或者是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夏颖珺
在邹婧老师和MCF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知识从四面八方扑来。抬头看树上垂下的果胚,能分辨出秋茄和木榄:木榄的果实较短且肥硕,而秋茄的果实细长像笔杆。俯身观察落叶堆,棕色光滑的“饺子”是银叶树的果实;形状类似的但表皮粗糙似核桃的是海杧果的果实(有剧毒)。深圳街头常见的海芋,又叫“滴水观音”,同样有毒。身侧,我们看到卤蕨密密麻麻的孢子,还亲自用舌尖感受了桐花树泌盐的神奇现象。

在了解红树林的过程中,我们相继遇到了小白鹭、反嘴鹬、黑翅长脚鹬、池鹭、苍鹭、红嘴蓝鹊等鸟类。我们远远站在红树林中,不敢高声语,恐惊岸边鸟。不过一阵阵低声的惊叹,证明此行颇丰。
印象深刻的是当老师们讲解黑脸琵鹭的迁徙路径时,一只蝴蝶(报喜斑粉蝶)落到了邹婧老师的工牌上,给师生共叙的旅程增添了一位旁听生。
网站编辑:王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