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于行,思于水——国情文化学习与社会实践探索回顾篇

2024.01.31

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义教调研上下求索

“修于行 · 思于水”

国情文化学习与社会实践探索研学活动

 

2023年12月23日至12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师生一行17人来到江西修水开展了“修于行,思于水”国情文化学习与社会实践探索活动。

 

01 国情文化学习:

赓续红色文化,筑牢历史记忆

 

红色印象 | 秋收起义纪念馆

12月24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九江市修水县的秋收起义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大家了解到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的背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同学们知道了修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升起的地方,了解到师部和第一团以及第二、三、四团在秋收起义中的经历,以及修水地方党组织和工会、农会及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并参加秋收起义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感悟到毛泽东和参加秋收起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底做出的伟大事业。

 

晚上,同学们一起重温上午在纪念馆里的所见所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秋收起义的战争过程,体会到了其在整个中国历史当中的地位和意义。

 

学生代表为大家讲述秋收起义前后党史

 

红色印象 | 黄沙镇党群服务中心

12月26日下午,老师、同学们前往黄沙镇彭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学习,彭桥村村支书叶书记及九江市委办公室驻村干部郭主任为我们一一讲解了党群服务中心的结构功能及党建文化。跟随着叶书记的步伐,大家认真聆听讲解,逐一观看学习,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发展历史以及先进人物事迹。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以及当地特色党建活动等一系列疑问,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彭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以及党建引领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同学们还深刻感受到了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

 

历史记忆 | 双井村

12月24日下午,实践队一行前往修水双井进士村。那里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及江西诗派诗祖黄庭坚的祖居地和出生地。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这位文化名人的成长环境以及一些趣事。双井村也因其出过48进士闻名于世,在攀爬了220级的台阶前往魁星楼参观后,同学们了解了这48位进士的事迹,学习孝廉文化,深受鼓舞。

 

历史记忆 | 陈门五杰故里

12月26日上午,老师、同学们乘车来到了陈门五杰故里进行了深度的参观。各个屋内均有丰富的文物藏品和图文资料,伴随着讲解员对它们生动有趣的讲解,义宁陈氏四代五杰的百年传奇在眼前缓缓铺开……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这五位闪耀的人物,谱写了一段声名显赫的家族历史,一段四代精英的辉煌传奇,一份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

 

02 社会实践探索:

义教分享展风采,调查研究显态度

 

本次修水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的老师和同学们不仅参与了红色与历史文化的学习,还分成“义教队”和“实践队”走访了当地中学、优秀公益组织和乡镇企业等单位,分别开展了义教和调研活动。

 

01 义教分享

刚刚结束完期末考的义教组队员们经过紧锣密鼓的备课,针对各校各年级的同学特点,设计了不同的特色课程。

第一堂课队员们先为当地同学介绍港中大(深圳)的校园生活和特色,具有不同经历的大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让大家看到了文化多元、体验多样的大学生活,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第二堂课中,义教组的队员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同学采取了“我想夸夸你”主题班会和辩论赛两种模式引导初中生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探索及实现自我价值。

 

教组成员讨论课程内容

 

02 学校调研

学校调研组跟随义教组同学开展工作,向各班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小组成员还深度融入校园,通过参与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访谈对当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调研,力求了解同学们最真实的义教需求。

在五所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学校调研组与义教组同学还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更加直接地了解了学校概况,为之后课程设计与服务的开展做好了准备。

 

03 社区调研

12月26日,同学们来到了修水县漫江乡参观乡镇茶企“漫江红”,在与茶企负责人交谈中了解了企业历史和发展情况,并在其盛情款待下品鉴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宁红茶。

 

 

网站编辑:沈清宁